数智奔涌
重塑院前急救速度与温度

kv

“危急重症患者院前院内交接时间平均缩短 10 分钟!”

心肌梗死患者为例,急救的“黄金救治时间窗”仅有 60 分钟,每 1 秒都关乎生死。提前一分钟救治,就多一分生的希望。10 分钟的交接时间压缩,对患者而言,便是更多生存机会与更好康复可能。

在潍坊,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潍坊市人民医院,正以数智转型为引擎,依托“潍智救”平台,打造基于 5G 网络的“上车即入院”智慧急救新模式,实现院前院内交接时间的显著缩短,重新定义院前急救速度与温度。

潍坊市
120 急救调度核心站点

日均出车辆

50+ 次

年危重症患者接诊

3000+ 例

现有 5G 救护车

11 辆

年均出车辆

18000+ 次
覆盖全市
辐射周边

蔡跃红 教授

潍坊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院前急救是一个学科,在整个患者生命急救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入院前,急救团队就能早期介入,这对患者的救治有非常大的作用。只有把每一家医院的急诊急救能力提高了,我们的患者才是真正受益的。

基于“潍智救”平台,潍坊市人民医院通过5G网络,打破院前与院内信息壁垒,患者上车起,所有生命体征(呼吸、血压、心率、血氧等)、报警信息、心电报告、车内影像等信息将远程传输至院内。院内调度大厅的医生,根据实时传回的患者动态体征信息与车内影像,做初步诊断与干预指导(必要时启动 MDT 联合会诊),并提前通知相关急救团队做好相关准备,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救治前移和高效衔接。

这一过程,不止是流程的整体优化,交接时间的有效压缩。流动的患者全息体征数据为潜在危险因子准确识别,提供双重诊判支持,显著降低患者漏诊误诊率,提升急救成功率。

赵丽梅 教授

潍坊市人民医院
急诊部院前急救主任

以胸痛患者为例,如果患者主诉胸痛,有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但心电图不典型,救护车医生做完心电图可能未发现问题,但院内医生他是一个专家,可能一下就能看出患者处于高危状态,及时指导用药,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正确的治疗。

临床案例

一位老年 120 胸痛患者上车后做心电图,救护车医生未发现明显异常,但院内会诊专家通过同步传回的心电报告,发现患者心电图 II、III、aVF 轻度抬高,怀疑下壁心肌梗死,指导救护车医生开放静脉通路、面罩吸氧,予口服药物(替格瑞洛 180mg、阿司匹林 300mg)治疗,同时通知导管室开放绿色通道。车辆到院,患者 3min 进入导管室,术后 5 天顺利出院。

巨彬彬

潍坊市人民医院
急诊部院前急救医生

这让我们院前更加精细化、更加系统化。我想不到的他们会补充,拿不定主意的,他们会给到意见。也能打消一部分患者家属的担忧。

“5G+ 救护车”的智慧急救模式,为潍坊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让曾经“看不见的院前”变得可视、可判、可干预,规范救护车医护行为的同时,让他们更从容、更自信,更关注患者本身,为救治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提升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潍坊市人民医院正以此为模板,推广至县市区医院,加速推进从一家区域中心院前急救能力提升到全域救治水平均质化整体跃升的实现。

数智化技术的应用从来不是冰冷的叠加,而是对生命至上的最好回应。未来,迈瑞将继续携手急诊急救医生共同推进数智方案在院前急救体系链条中的应用,让它们成为医生双眼、双手与智慧的延伸,让每一辆救护车,成为联通智慧与温情的急诊前哨,让生命急救之路,从此更短、更亮、更温暖。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