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 26 届 IFCC EUROMEDLAB 大会现场的巨幕上,IFCC 主席 Tomris Ozben 正在向全场宣布一件喜讯——本届大会开始,将首次开设青年科学家最佳 Poster 奖项。
所有人在黑暗中屏息等待结果的宣布,紧接着,获奖证书在大屏幕上的出现照亮了全场——这是来自中国的团队!全场唯一"青年科学家最佳 Poster 奖"授予了迈瑞张轶博士代表的心肌肌钙蛋白片段科研团队,会场内数千名全球顶尖学者鼓掌祝贺,掌声经久不息。
张轶博士至今还记得,促使他与团队成员下定决心的瞬间——当他在医院看到急诊科的候诊队伍从科室一直延伸到了大堂,人们一张张焦急的面孔上,反映了急诊是“与时间的赛跑”。急性心肌损伤,作为急诊科患者最常见的“致命杀手”之一,亟需在患者性命攸关的时刻被精准检测出来,这便是研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片段创新检测”的初心。
经过 30 余年的发展,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在全球各地临床指南中被 I 级推荐,成为了心肌梗死诊断的“金标准”。按照第四版全球通用心梗定义,当 hs-cTn 结果高于性别特异性第 99 百分位、存在动态变化且存在临床缺血证据时,患者被定义为急性心肌梗死。时至目前,急诊场景(比如急性胸痛入院)需要进行连续的 cTn 监测,因此延长了诊断的时间,降低科室周转效率。
Kristin Moberg Aakre 教授
IFCC 心血管标志物临床应用委员会主席
能够区分急性和慢性心肌损伤的试剂,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快地识别急性心肌损伤,这比当前的策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也为急性心血管事件期间减少连续采血提供了可能性。
为了洞察急性、慢性心肌损伤,需要获取心肌损伤时更细节的信息,不同的cTn片段组合能够帮助更好地发现急性和慢性心肌损伤发生时的差异。
以前的研究者在急、慢性心肌损伤的患者样本中发现了部分cTn循环形态存在的差异。但进一步深入探索,会发现 cTn 的存在形式多样且复杂,不以单一状态存在。当前临床应用的检测试剂均无法有效区分不同形态的 cTn 片段。
张轶
免疫试剂开发部 部门经理
四年前在迈瑞心标产品化研发阶段,在与全球各方专家的沟通交流中,我们敏锐地捕捉到急诊分诊的关键临床痛点和肌钙蛋白片段的巨大潜力。
迈瑞团队与国内外顶尖专家对此展开探讨与交流,获得了武汉亚洲医院检验科主任张真路、美国心肌肌钙蛋白顶级专家 Fred S.Apple 等专家的建议与指导,并结合海肽研发团队在基础研究与高质量抗体的数十年深入积累——针对试剂开发进行了严谨的设计和性能研究。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团队惊喜地发现,Long-T ITC 完整 cTn 片段可能在急性心肌损伤早期就被快速释放,而在慢性心肌损伤中,患者体内存在的 cTn 可能主要以 cTnT 的游离片段为主。
将不同片段组合,具有能够有效区分急性心肌损伤和慢性心肌损伤的潜力,有望推动心梗快速诊疗流程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在 IFCC-EFLM EUROMEDLAB 上获奖的报告《肌钙蛋白片段在鉴别心肌损伤病因中的潜在价值》,正是由深圳迈瑞研发团队与武汉亚心医院张真路教授共同发起,Fred S. Apple 教授与芬兰海肽 Ivan Katrukha 教授共同参与的高敏肌钙蛋白研究阶段性成果。
近日,已有两篇论文形式发表于全球体外诊断权威杂志《Clinical Chemistry》上。
张轶博士表示,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在肌钙蛋白的深入探索,让心血管疾病的急性风险更容易被识别,患者在未来将不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监测——单个检测样本就能确认病情,让急性患者尽早得到手术治疗,让临床资源获得更有效调配。
在欧洲的“心脏”布鲁塞尔,这场汇聚了百余个国家学术专家的顶尖学术会议上,迈瑞捧获首个、也是唯一一个IFCC青年科学家最佳Poster奖项 —— 这既是国际学术界对迈瑞与武汉亚心医院研发团队在“心肌肌钙蛋白”领域取得进展的认可,也是对迈瑞化学发光技术走向全球引领的认证,更是对千千万万正在为人类健康事业不懈奋斗的中国青年科学家们的认可与鼓舞。
从这里出发,到最终惠及患者的临床应用,还有许多路要走。未来,迈瑞研发团队将基于当下的研究成果,在海内外联动更多专业力量,进行多方研究,让科学与临床的齿轮真正转动起来,在科研的“无人区”,引领全球检验取得新的突破,照亮更多生命。
闫华文
迈瑞医疗副总裁
我们坚信,科研将持续带动应用,应用将不断反哺科研,医疗领域、体外诊断领域的价值生态共同体将更坚固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