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知识产权创新守护生命之门

1
随着全球人口自然增长和老龄化程度提高,医疗健康行业的需求持续提升,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深水区,部分企业已在一些技术领域逼近甚至赶超国际一线水平。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于近期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展示了我国近20年来在监护、体外诊断和超声领域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情况。迈瑞在这三大领域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均位列中国企业第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积极创新 深耕布局
“量”与“质”齐头并进

报告以监护、体外诊断、超声领域为技术方向,检索了公开日期为200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公布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以及公布日期为200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中国授权发明专利。迈瑞不论从创新的重视程度,还是技术上的原始积累,均占据绝对优势。

国家知识产权局2002-2021中国专利检索数据显示,迈瑞在:

监护领域

发明专利申请量 行业前五

体外诊断领域

发明专利申请量 行业第一

发明专利授权量 行业前五

前十 唯一中国企业

超声领域

发明专利申请量 行业第一

发明专利授权量 行业前五

经过多年自主创新的探索,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迈瑞共计:

  • 申请专利 0

    其中发明专利 0

  • 授权专利 0

    其中发明专利 0

  • 荣获各类专利奖项
    0

迈瑞对核心专利布局日以继夜的探索,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公司累计斩获各类专利奖项超过30项,无论是数量还是含金量,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专利金奖是表彰企业科研创新成果的一项“国字号”荣誉,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颁发。迈瑞实现了医疗设备行业在我国这一知识产权领域最高荣誉上的零突破。

第15届 中国专利金奖(发明)

一种流式细胞检测装置及其实现的流式细胞检测方法

第21届 中国专利金奖(发明)

一种弹性成像中的位移检测方法及装置

第22届 中国专利银奖(发明)

一种超声成像的方法和装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专利创新、技术升级是医疗器械企业的生命线,只有当国产企业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做出满足临床需求的产品时,才能摆脱对进口昂贵医疗器械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迈瑞核心专利布局的背后,是持续坚持自主创新、构筑技术壁垒,促进医疗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初心。

早在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科技部依托迈瑞医疗组建“国家医用诊断仪器工程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于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致力于打破国际垄断,提升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整体水平以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多年来,我们每年坚持将营收的10%左右投入研发,且近年来呈现增长态势,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高达27.26亿元。

研发投入金额

2021年

0 亿元

2020年

0 亿元

2019年

0 亿元

30年积微成著,从拳头产品监护仪,到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等全面实现高端突破;从最早的血液细胞分析和生化分析起步,到如今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凝血检测等业务发展态势喜人;从早期的黑白超声设备切入,到多形态高端彩超和DR满足不同临床场景的影像检查需求……如今,迈瑞已经实现了覆盖高中低端、整体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十大研发中心遍布全球。

以人为本 敢为人先
引领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变革

创新的核心动力是人才。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格局正发生深刻演变,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有志青年们正在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助力中国走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一直以来,迈瑞始终着力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建立优质研发队伍,不断完善员工权益管理体系,高素质且年轻化的研发团队也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和实力保障。

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迈瑞拥有:

研发工程师 0 名,占集团员工总数的 0.0

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占 0

40 岁及以下研发人员占比高达 0

目前,迈瑞已与清华大学、深圳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网络;与多个院校开展合作项目,包括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

迈瑞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十年 磨一剑

01

2015 年国内 唯一 高端剪切波弹性彩超产品

4605 例有效病例建立医学诊断参考

准确率提升至 90%以上

斩获2017年度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21年,迈瑞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血液细胞荧光成像染料的创制及应用”项目:

攻克 6 大技术平台

拥有 26 项核心技术

掌握 102 项关键技术

全球近 25 年 唯一 突破高端血液细胞检测技术的厂家

斩获 2020 年度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未来,在新医改方案的指导下,随着政策的不断加持,前沿科技的赋能以及各类需求的增加,医疗器械行业的数字化发展也将迎来更好的机遇。我们将继续加强人才的培养,巩固技术创新优势,完善核心知识产权储备,为中国医疗健康强国建设添砖加瓦,与更多人分享优质生命关怀,守护生命之门。